文旅融合

 文旅融合     |      2022-10-24

【我们这十年】党的十八大以来敦煌市经济社会发展综述


图片
这十年,敦煌坚持生态优先“向绿而行”,绘就宜居宜业的崭新画卷。这十年,敦煌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积蓄了奋进新征程的磅礴力量。这十年,敦煌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奏响了大敦煌文化旅游经济圈的华美乐章。这十年,敦煌倾力书写民生答卷,擦亮了飞天儿女的幸福底色。
党的十八大以来,敦煌市在发展过程中经历了诸多考验,战胜了重重困难,适应了新常态,赢得了新发展。全市上下团结一心,攻坚克难,把握加快发展的新机遇,圆满完成一系列大事、要事,积极应对一系列难事、急事,在许多领域迈出了新步伐、取得了新成效,有力推动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
重保护 抓治理
敦煌美景入画来
金秋时节的敦煌,大漠落日景色美,硕果满园丰收忙,党河湿地绿意浓,城市干净有秩序。“敦煌的变化太大了,处处透出文明和谐之美。”敦煌市民甘媛媛说,从外地回到敦煌,从机场乘车驶入市中心,目光所及是片片花海和宽敞整洁的马路,小区楼院也十分干净。大街上,出租车司机礼让行人。她作为敦煌人,感到很自豪。
敦煌地处西北内陆,生态环境脆弱,降水稀少,水资源匮乏。多年来,敦煌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持续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完成生态造林7万亩。持续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城区空气优良率达85.8%。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要求,积极推进“引哈济党”工程,谋划实施敦煌水安全与高质量发展项目,水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水平明显提升。

补短板 稳增收

打赢脱贫攻坚战

敦煌市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一号工程”和首要任务,统筹各方力量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累计投入各类资金5.6亿元,实施了饮水安全、教育提升、健康扶贫等项目,解决了1002户建档立卡贫困户饮水问题,新改建校舍5.5万平方米,标准化村卫生室实现全覆盖。至2020年底,全市建档立卡户1885户6394人全部实现稳定脱贫。同时,积极争取资金、谋划项目,深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敦煌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大力发展特色林果、高效瓜菜、草畜养殖三大产业,特色林果达11.4万亩,优质瓜菜面积达4.2万亩,畜禽年饲养量达107万头(只)。通过实施高标准农田和水肥一体化建设项目,项目区土地流转率达60%,机械化率达90%,节水率达50%以上,亩均节约成本30%,增产增收10%以上,探索实践出一条推进敦煌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新路子。

建项目 搭平台

文物保护不松懈

“在加强文物保护方面,我们做了大量工作,首先是在文物保护规划编制上发力,完成了《悬泉置遗址保护规划》编制工作。”敦煌市文物保护中心副主任张春生说,目前,《敦煌佛爷庙——新店台墓群保护规划》《阳关遗址文物保护利用规划》等文物遗址保护规划初稿已编制完成,《玉门关及长城烽燧遗址保护规划》已提交国家文物局二次审核。

近年来,敦煌文物保护工作持续推进。酒泉市制定出台了《酒泉市悬泉置遗址保护管理办法》《玉门关遗址保护管理办法》等措施办法法规,敦煌市也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保护的指导意见》,保证了中央及省、市关于文物保护的决策部署在敦煌落地见效。

“我们在全省率先完成了文物标识标牌树标立界工作,文物及其周围的风貌得到有效保护。”张春生说,建立文物保护制度,增加文物部门编制,充实岗位人员,设立藏品保管部、文物考古与安全监察部、宣传教育部等专职部门,敦煌文物安全网格化管理初见成效。

敦煌境内现存莫高窟、玉门关遗址、悬泉置遗址世界文化遗产3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处,各类文物点266处。多年来,敦煌市始终坚持保护优先,完成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规划纲要和阳关、寿昌城、白马塔、郡城遗址保护规划编制,积极推进悬泉置、玉门关等重点文物保护利用项目建设,文物保护水平不断提高。支持办好西北师大敦煌学院,谋划建设敦煌国际艺术研修中心,持续推动敦煌文化研究服务共建“一带一路”。图片

育特色 兴业态

文化旅游深度融合

敦煌是甘肃的“会客厅”。甘肃省规划建设大敦煌文化旅游经济圈。

近年来,敦煌市充分发挥核心和龙头作用,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成功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当选2021“东亚文化之都”城市,成功举办5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以及“知识一带一路”论坛、司法合作国际论坛、华夏之魂——河陇彩陶文化特展等重要论坛展陈,培育壮大研学演艺、沙漠露营、户外徒步等新业态,《丝路花雨》《又见敦煌》《敦煌盛典》等精品演艺剧目精彩纷呈,吸引大量游客来敦旅游,特别是2019年,敦煌市全年接待游客人数突破千万人次。

调结构 促转型

新能源产业发展壮大

敦煌年均日照时数3257.9小时,年太阳辐射量6882.57兆焦耳/平方米,属太阳能资源最丰富区域(A类),可开发量达8600万千瓦。风能资源等级为Ⅰ级,可开发量达2800万千瓦。

依托优越的风光资源,敦煌抢抓国家“双碳”机遇,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招引国家能源集团、特变电工、首航节能等10多家新能源龙头企业进驻敦煌,光电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建成中国首个百万千瓦级以上太阳能发电示范基地和国家高比例新能源示范城市,实现了由“盆景”到“风景”的华丽嬗变。特别是2021年敦煌市积极争取获批新能源项目指标1100兆瓦,相当于过去11年所建项目的总和。

至目前,敦煌市已相继获批光电项目2908.5兆瓦,建成光电项目1159兆瓦。海装北湖49.5兆瓦风力发电项目并网发电,实现风电“零”的突破。光电弃光率从31%下降到3.48%,年发电量18.07亿千瓦时,销售收入近15亿元。

夯基础 扩投资

通达能力不断提升

敦煌居丝绸之路“咽喉锁钥”,区位优势明显。

近年来,敦煌市不断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构建立体式便捷化交通网络体系,完成敦煌莫高国际机场扩建升级,开通航空口岸,引进重点城市航线20余条,敦格铁路建成通车,动车组开进敦煌,敦当高速、柳敦高速开通运营,景观大道、飞天大道内联外通,新增高等级公路267公里。完成阳关大道改造提升,建成菱形立交并全线通车。甘肃(敦煌)国际空港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空铁多式联运”交通枢纽体系初步构建。“中老泰公铁联运”专列20个集装箱530吨石棉成功从敦煌首发,实现了省内首次通过西部陆海通道铁路线出口本地产品。

保基本 惠民生

社会事业稳固发展

敦煌市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敦煌市持续增强优质教育资源供给,第一幼儿园、第五小学、第四中学等一批教育重点项目相继实施。不断优化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积极推动敦煌国际医疗中心建设。全面提高城乡低保、特困供养等保障标准,开工建设乡镇综合养老服务中心2个,新建农村互助老人幸福院6所,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显著提升。(酒泉融媒记者 张花 通讯员 周斌全)
      来源:
敦煌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